圖為皮屑芽孢菌毛囊炎(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臨床呈現1~2mm大小一致的紅色丘疹,通常具癢感,較少發現粉刺。
右上圖取自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10 cases. J Am Acad Dermatol. 2018 Mar;78(3):511-514."
痘痘問題困擾著許多人,如果你的痘痘老是治不好,可能是毛囊感染了『皮屑芽孢菌』。
據統計,二到三成的痘痘病患合併此菌感染;只要給予適當治療,七成以上患者可以獲得改善。
本週皮皮醫師將教大家如何區分『皮屑芽孢菌毛囊炎』與『痘痘』:
什麼是”皮屑芽孢菌”?
“皮屑芽孢菌”是一種與人類共生的真菌,靠著消化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生長繁殖。正常情況下可跟人類和平共處,當它過度繁殖時就會導致疾病,像是頭皮屑、脂漏性皮膚炎、汗斑、以及皮屑芽孢菌毛囊炎都與此菌有關,也因此這幾個疾病常常會合併發生。
如何跟青春痘做區分?
”皮屑芽孢菌毛囊炎”常被誤診為青春痘。假如你痘痘總是發癢、外觀呈現大小一致的紅色丘疹、又沒有粉刺問題,可能是被”皮屑芽孢菌”感染了。這樣的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後背、前胸、肩膀、脖子等位置。如果只單純使用對抗痘痘的抗生素藥物,可能加重菌叢失衡,導致”皮屑芽孢菌”異常增生。因此當青春痘治療效果不佳時,可擠出毛囊內的細胞來做化驗,用顯微鏡看看是否有”皮屑芽孢菌”增生。
如何治療、預防呢?
有別於一般青春痘,主要針對痤瘡桿菌使用口服或外用抗生素治療。”皮屑芽孢菌毛囊炎”不能使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可能讓真菌增生,進而導致症狀加重。正確治療應使用口服或外用抗黴菌藥物,據統計七成以上病患在使用兩週口服及外用抗黴菌藥物後症狀有明顯改善。
過去文獻顯示,夏季高溫、流汗、出油、使用類固醇、抗生素藥物、或免疫力較差都會增加”皮屑芽孢菌毛囊炎”的發生。為了預防復發,應儘量保持涼爽、流汗後趕快擦乾;亦可使用含藥洗劑清潔皮膚,例如”仁山利舒”這類含Ketoconazole,可抑制真菌生長的洗劑。
延伸閱讀:
青春痘系列治療篇—外用藥物--->點此了解 青春痘的外用藥物篇
青春痘系列治療篇—口服藥物--->點此了解 青春痘口服藥物篇
青春痘系列治療篇—非藥物治療--->點此了解 青春痘補充療法篇
青春痘系列基礎知識 —清出粉刺,打開毛孔是關鍵--->點此了解 粉刺知識篇
青春痘系列基礎知識—好想擠痘痘--->點此了解 痘痘能不能擠
青春痘系列基礎知識—不再青春還長痘--->點此了解 各種痘痘類型介紹
青春痘系列進階知識—破解生理痘--->點此了解 女性痘。內分泌惹的禍
資料來源:
The Prevalence of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in Patients with Papulopustular/Comedonal Acne, and Their Response to Antifungal Treatment. Skinmed. 2018 Apr 1;16(2):99-104.